厦门市红十字会作为党的群团组织,积极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以及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突出抓好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三献”和对台服务等工作,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品牌。2012年荣获“全国红十字社区服务示范市”、2015年荣获“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是厦门市的文明单位。
“三救”工作。积极参与灾害救助和红十字应急救援工作,对接纳入政府应急救援体系,建设2742平方米备灾救灾中心和基层备灾救灾仓库,物资管理有序,信息化程度高,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纳入总会应对海峡两岸备灾救灾体系,近年来在各类灾害救助中,募捐救助成效大,凸显了红十字会作为人道救助团体的功能作用;积极发挥在公众参与的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六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活动,成立了“厦门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中心”,建设市、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成立救护培训师资服务队,每年普及培训达全市总人口的1%左右,急救员持证和师资培训逐年增多;持续开展人道救助,积极动员人道资源,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定向捐赠、专项活动募捐、新媒体筹资,募集救急基金,开展大病救助、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等博爱工程,救助困难家庭。
“三献”工作。依法参与推动无偿献血、献造血干细胞、献遗体和器官(组织)。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宣传,造血干细胞动员登记服务、遗体与器官捐献登记和缅怀服务等工作,修建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和文化馆,不断强化宣传,各类捐献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
红十字文化传播。强化阵地建设,建立了红十字文化广场、传播馆、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和文化馆、网站、刊物;与厦门主流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新媒体宣传,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公信力建设、推动服务和宣传创新;重视做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全面推开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积极传播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注重在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建设红十字基层组织,积极创建红十字基层组织示范点,建设红十字博爱驿站。开展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与服务,打造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并成立了以志愿者骨干为主体的红十字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强化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建设。
合作交流工作。对台服务开辟了“红十字生命救护绿色通道”,积极开展两岸生命救助、交流合作等,积极协助做好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服务保障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