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遗体和器官(组织)捐献 > 工作动态
一起来学!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普及问答 (二)
2024-04-29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是为了规范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的条例。2023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67号)发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我们推出《条例》学习问答,供广大市民学习,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人体器官捐献的大爱善行中来,让生命接力前行。

 
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一定会实现捐献吗?

  完成捐献志愿登记,仅仅是器官捐献意愿的表达,最终是否能实现捐献,要等到生命离开时,通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并征求直系亲属的共同同意。

 

 

签署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后,一旦遇上意外,医护人员会放弃救治吗?

  拯救生命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天职,无论表达过器官捐献的意愿与否,都不会影响到登记者得到应有的抢救和治疗。

 

 

什么情况下,才会启动器官捐献流程?

  当生命不可挽救时,如果本人生前没有表达不愿意捐献器官,可启动器官捐献程序。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如果适合器官捐献,我们将核实志愿登记信息,同时征求家属意见做捐献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