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业务动态
突破150啦!“髓”缘铸就!
2025-01-07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特殊的生命接力在爱心涌动的鹭岛悄然开启。随着“捐髓”英雄们珍贵的“生命”礼物相继送出,厦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记录再次刷新——突破150例!第1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明日捐献。这不仅标志着厦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迎来新里程碑,也再次体现了厦门这座大爱之城在公益事业方面的文明高度。

 

  No.149

  “能匹配成功,救助他人,我觉得很幸运!”

  厦门市第1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宇桐,是厦门市滨城中学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2022年,王宇桐在读大学期间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时,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后,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7月份,当他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时,立即表达捐献意愿:“有了解过相关信息,这个配型率极低!能匹配成功,救助他人,我觉得很幸运!”在后续的高分辨、体检环节,王宇桐在忙碌的学校工作之余,抽空配合做相关的检查,并努力调整作息和饮食,希望以最健康的状态进行捐献。

 

  采集当天,王宇桐母亲特地赶到采集室支持陪伴他。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十分支持儿子的捐献行为。王宇桐表示,从小就受母亲工作影响,心中埋下了救助他人、帮助他人的种子。加上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只需要通过献血的方式就能够延续另一个人的生命,他很愿意伸出双手帮助别人。

 

  No.150

  “让一个生命延续下去,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厦门市第1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熊奕鹏,是集美大学海洋装备与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一名“00后”热血青年,熊奕鹏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还曾获得“优秀志愿者”的称号。2022年4月,厦门市红十字会到集美大学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入库宣传采集活动时,熊奕鹏带着助人初心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9月,当他被告知有血液病患者与他初配成功时,他不假思索地表示同意捐献。

 

  熊奕鹏说:“在家里,父母就经常教导他要助人为乐,行善积德,现在有机会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我必须站出来。让一个生命延续下去,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明日厦门市还将迎来第1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一“鹭”生花

  爱心相“髓”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很多血液病患者康复的最后希望,而捐献是移植的前提。从2003年初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正式启动后,厦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已延续了22年。

 

  从最初的近12年捐献50例,到现在的近4年捐献50例,这座爱心之城的生命接力正在不停加速,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其家庭重燃希望之光。这份加速度背后,是近150名捐献者的大爱奉献,是近4万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的爱心汇聚,是千万名爱心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更是爱心鹭岛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

 

  从0到150+,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一个从绝望到重生的暖心故事。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意味着挽救了近150条鲜活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托起了近150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150例是一份大爱,蕴涵了厦门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情怀与温度,也是这座文明城市最生动的注脚。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将有越来越多生命接力的暖心故事在鹭岛上演。我们真诚希望,在每一份善举的感召下,能够带动更多适龄、健康的爱心人士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行列中来,为挽救生命贡献厦门力量。

 

  红十字科普

  01

  如何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年龄在18周岁~45周岁、身体健康的公民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在献血的同时填写《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多留取一管血样,即可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02

  怎样捐献造血干细胞?

  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不是“抽骨髓”,而是采用皮下注射动员剂的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03

  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吗?

  采集造血干细胞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在整个采集过程中所用的器材都经过严格消毒,耗材一次性使用,确保捐献者安全。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凋亡的循环,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周~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即可恢复到原来水平。